休足時間
這篇不是記載大叔的跑步文章, 而是提醒各位跑友適時休息和勤力鍛練的重要性。正所謂「出得嚟行 預咗要還」,又有人講過「有咁耐風流 有咁耐折墮」;前人經過無數個年頭的經驗累積,收集大量數據, 透過精良分析及歸納,最終得出這些結論式的警世金句。
話說早幾晚與同事齊齊由柏架山道走至陽明山莊來回, 準備苗圃前最後練習;可能經過芝馬後,狀態仍然表現良好, 所以一馬當先、逢山過山,準備落斜返回鰂魚涌之際, 看見迷人香江夜色,便停下來記載回憶,心情美滿之間, 竟然不留神踏著行人路壆,左腳踝便順勢向外側扭曲, 並且聽見類似韌帶「啪啪」跳動兩聲,整個人便無力支撐倒下去。 這次痛楚真的前所未有,良久不能站立,若干分秒過去, 才勉強度步返回更衣室。輕食補給之後,回到家中立即冰敷, 似乎都為時已晚,極度痛楚以至整夜難眠,左腳完全無力支撐身體, 恐怕是否兩條韌帶早已斷掉。
捱過一晚,決定還是請教專業醫生,照完磁力共振,再送進病房、 做點物理治療、塗上散瘀膏、不停冰敷,等待報告出爐。幸好, 醫生話只是韌帶可能有少許撕裂,但可以自我修復, 亦發現腳背有增生骨刺,需要休息兩星期不可跑步,尤其是斜路, 但還可以做其他肌力訓練例如踏單車或游水。
難得靜心休養,可以清理思緒,檢討過去跑步大計, 重新將work-life balance和family-run balance再次定位。所有事物都應該有一個平衡點, 如果側重其中一方,相對面就會有所忽略,吃力不討好之餘, 也會力不從心、身體出現疲累壓力,無可避免便會提出警號。 回想以往山賽途中,左腳時常出現乏力的小型拗柴狀況, 只是可以即時修正錯失,事後亦忘記了護理需要。今次的重創, 可算是身體對自己的一大警惕和控訴。 雖然找到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式, 但平日太過側重跑步而忘卻家庭,仍然會帶來反效果。其實, 當初心熊地在十月的五個週末報了四個大小比賽,實在是一時好勝, 頻密的比賽和練習,只會加重身體負擔, 家庭需要亦只好擺放在一旁;同事時常提醒睡眠都是訓練項目, 如果身體應付不來,棄賽絕對是理性決定。
看著自己受傷的左腳,唯有耐心等待,勤力休養生息、 努力鍛練肌力,靜候復出的下一場大賽。關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我們需要做事積極、善用時間、永遠保持正面思想、開朗心態、 飲食均勻;一天內的廿四小時真的不夠使用,唯有早睡早起, 跟隨農夫生活模式,「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事實上也是環保的生活方式,減少秏用電力;另外, 工作上做事有效率、提高興趣投入感、思量防範於未燃、 即時解決小問題,做到防火效果而非處處撲火;那麼, 便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至於比賽, 應該集中那些優質配套安排和有意義的賽事例如國際山賽聯盟承認的 計分賽和籌款活動,有策略地編排休息、訓練和比賽計劃;另外, 時刻留意家庭需要並實踐斷捨離大計,將家居變成最舒適的安樂窩。緊記「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 還是想學那個689的反面教材嗎?大家齊來做個有責任心的跑者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