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代價
開心時跑步,唔開心更加要跑步。
曾幾何時,大叔與很多市民一樣,拒絕接收新聞報導,因為內容總會有一些不想聽見的消息;就算直至今天,仍然避看大台經過篩選的新聞報導,因為內容都已經很明顯地靠攏一方。當人不能再承受不滿的壓力,自然就要尋找宣洩的渠道。
香港何時才能夠再次成為一個理想的家,機會似乎越來越渺茫,現在唯有堅持恆久的信念和僅有的尊嚴,和作為土生土長香港人的身分,為我們的明天繼續爭取成果。爭取的不單是表面上的風光生活質素,反而是要追求以往應該免於恐懼的自由,大家都可以平等地交換意見的自由、擁有參選與投票的自由。
有誰夠膽說自己現在的生活比五年前快樂?又有誰能夠擔保香港的將來比現在更加滿足?
腦袋接收太多荒謬的結局,應被檢控不檢控、應被DQ不DQ;殺人放火有勳章、追求民主坐監牢。香港人如果真的變成紅底,更多人姓屈,到某個時候,賣票、保安、旁証、球証、甚至球迷都是他們的人,這場球賽贏面真的不大樂觀。想到這裡,身體實在忍耐不住,天未光終於出外跑過夠,藉著雙腿與呼吸對話、眼睛跟心跳交流、皮膚讓汗水洗禮;面對著藍天綠水質問自己,香港人還可以做什麼呢?
到底怎樣衡量追尋夢想的代價是否值得呢?有跑者用十年的練習來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有登山者用二十年的預備來攀上珠穆朗瑪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