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數」之跑進十四鄉古道 + 本地素食

  

 大叔的素跑友時常舉辦「走數」活動,一方面約會跑步朋友,無論初學或資深程度,都可一起參與,體驗跑步樂趣,通常路線都不會太大難度,只是偶爾上坡落斜,為大家帶來驚喜亦能鍛練眾人的爬山肌力。而節目通常安排在週末日早上,跑步距離也不是太遙遠,一般考慮在半馬距程或以下,再加上每公里七分半至八分的配速,實在十分輕鬆爽皮。另外一個重要環節,當然是在不同地區尋找美味素食午膳,補充能量和水份;所謂「走數」,實際是利用雙腳跑來找素食


今次,大叔首度領航,走到自己熟悉的十四鄉村落,首先來個熱身,從大學火車站起步,從車頂走過吐露港公路,經由孖子橋橫越城門河,沿著平坦的馬鞍山海濱長廊,走到烏溪沙碼頭,完成頭三份一路程。我們大約早上八時半出發,熱情的太陽伯伯,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之下,已經急不及待向各人打聲招呼,幸好沿途設有水站,不置於讓一眾跑友提早上岸。


現在戲肉上演,開始帶領大家進入甚少經過的十四鄉古道,其實從烏溪沙至水浪窩,有十四條主要村莊統稱十四鄉。從前未有公路(大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與中學同學一起從沙田騎單車至馬鞍山,當時的西沙路還是沙塵滾滾、興建當中;而再推前十多年,即七十年代,大叔的哥哥(即大伯)則參加在烏溪沙青年營舉行的小學畢業大宿營,他們都要從馬料水搭船到烏溪沙,十足返鄉下一樣),村民主要靠這些村路來往馬鞍山或行遠一點經另一段古道進入西貢;但通常以前村民主要都以漁務為生,所以每條村都有至少一個用石頭與石灰建築而成的碼頭,方便舢舨往返大埔運送物資糧食;所以區議會的分區劃分,都仍然將十四鄉納入大埔區;直至現在十四鄉鄉村代表,都是一群很有實力的原居民。


到現在,跑友如計劃從馬鞍山跑入西貢,一定會從暗藏斜坡的西沙路接大網仔路、並吸入大量車輛廢氣、不斷跟大型車輛擦身而過,感覺絕對不能專心練習。其實大家可以跟我們一樣,繼續沿著海岸邊走,就有一條被樹林包裹著的清優小徑,不過幾分鐘,就已經到達面向烏溪沙沙灘的渡頭村,從這個鮮有角度,可以遠眺大埔八仙嶺景色;繼而,就會經過一排排剛落成的臨海高尚住宅。在這十年間以至往後十年,西沙路一帶將會越來越多工程、路面擴闊、住宅發展,城市化越來越嚴重、人多車多;相反地,原本土生土長的黃牛族群卻被逼遷徙;這個現象,不正是反映著現今香港人的發展狀況與生活未來嗎?唉,真不希望聽見更多普通話的出現。


幸好來到泥涌,還保留著以往的天然環境;潮退的時候,家長總喜歡帶著小朋友往海邊尋找潮間帶生態如招潮蟹、彈塗魚和各種甲殼類生物,實在比起躲在冷氣房玩遊戲機看劇集健康得多。那邊廂,情侶亦讓藍天白雲作佈景,依偎在廢置碼頭、紅樹林或濕地前留下倩影,幻想著天神與仙子合照、羡煞旁人。小休之後,再次上路,進入輋下村,經過河溪養活一眾風水錦鯉,沿著高爾夫球場外圍來到井頭村碼頭,以最近距離觀賞三杯酒小島。我們原本按照計劃,可以沿著小路一直向前走,只可惜面對地盤圍板突然的封鎖、高達的守衛,逼不得已需要繞道而行,靜靜地穿過村屋群,途經瓦窰頭,小休於西徑享用由大叔特別安排的神秘禮遇五色雪條。大家在消暑霧水降溫之後,便臨近企嶺下海,一邊欣賞美景、一邊鍛練烈陽神功。


可惜,大叔久疏戰陣,肌肉有點吃不消,上到水浪窩,有點作抽筋,唯有讓快腳跑友繼續前進,自己跳上巴士早點到終點前,為大家打氣。他們走了一小段大網仔路,便從左邊燒烤場車路入口轉至海邊,感受碧波蕩漾,眼睛立時起革命,越過跳蝨市場,便來到西貢運動場。最感動的一刻是每位跑友都堅守承諾,進入運動場賽道之後,大家還用盡全力,作最後400米衝刺,為整個走數活動的第一部分作完美句號。


大家沖過靚身,稍為補充水份,便開始精彩的走數第二部分,找好素食。今次我們探訪由三位妹妹悉心推廣本地食材的好地方,興高采烈地一同品嚐美味有機菜色;這十二道風味包括消暑飲品、足料野菜湯、降血壓冷盤、多種漿汁時令蔬菜、美味炒飯、馳名鹽滷豆腐、新鮮降溫水果,還有壓軸手作甜品。事前大叔都已經向妹妹提及我們素跑友是非常大食兼好力,絕對不會留下廚餘成為推肥的機會,只見每個人都吃得肚滿腸肥、對每一道菜式都讚不絕口,還將原本用來備用的紅糙米飯都清得一乾二淨,面對本地優質食材,當然要盡情清洗碗碟。其實美食當前,我們早已忘記「矜持」與「儀態」是怎樣寫了。


在席間,我們誠邀素跑界神級精英選手十一飄兄分享他的UTMF經驗,欣賞他對於這個比賽的路況分析、準備功夫、補給點滴、住宿安排、戰鬥策略、補眠技巧、以至賽前賽後放鬆心情方法,都可以輕描淡寫地演繹,感覺得出他對於100英里賽事充滿信心(因為香港的100英里賽事都被他征服了),完全沒有被這項大型比賽壓力所影響。聽罷,大叔真的「心思思、有件事,遇疑難、問佢先」。


最後總結,如果想要食得好食得多,便要花多點時間玩更多;休息一會,我們又要繼續進行燒脂運動了。

#銘謝素跑友提供以上圖片及肖像

留言

熱門文章